第四版›“冰桶挑战”是好是坏? -人生就是博手机版
■文/林佳丽
近段时间,美国兴起了一种名叫“冰桶挑战”的慈善活动,活动一发起就受到广大媒体的热捧,以最短的时间席卷全球。如果你是个天天上网的微信迷、博客迷、微博迷,你就会发现大批名人、明星都纷纷加入挑战行列,时不时就会有媒体爆出新闻说“今天又有谁谁挑战了冰桶挑战啊”或是“又有谁湿身啦”,真是什么猛料应有尽有。“冰桶挑战”风潮越演越激烈,各界对其看法却是参差不齐。
说到这里,我们应先郑重认识一下什么是“冰桶挑战”,它发起的缘由是什么?最终目的又是什么?据网络查得而知,所谓的冰桶挑战(全称“als冰桶挑战赛”)是一项让更多人知道什么是“渐冻人”病并呼吁各界捐款的慈善活动,形式很简单,你只需要往自己头上倒桶冰水,然后将视频上传,公开挑战你的朋友做同样的事情,如果不能应战,那就向als(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)公益协会捐款。而als是罕见疾病,在冰桶挑战瞬间挑战者会感受到冰水刺激而出现肌肉紧张甚至痉挛,较接近als患者的真实体验,通过“冰桶挑战”每位挑战者能亲身体验到染病者的痛苦,同时也能让“渐冻人”看到,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我们以冰水感受他们所受痛苦,以此唤起共鸣,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,有我们同在。
-
“冰桶挑战”是娱乐也无妨
无论引发了何等的争议,冰桶创造了一个历史:在近年来慈善机构公信力下降的中国,它完成了传统慈善努力数十年都没能做到的事情——让慈善成功搭上互联网狂欢的便车,使罕见病引发全民关注,参加群体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老百姓,都愿意积极参与。对于明星而言,从心里出发,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,大明星则可以争取登头条新闻,而小明星或是还没出道的则觉得这是一个露脸、咸鱼翻身的机会;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,这是娱乐生活、联系好友、增加新友的好方法。在高楼耸立的社会里,更多是钢筋水泥垒砌的墙壁,是距离隔离了好友间的友情发展,有多少人能保持一定时间便打开自己手机的通讯录,拨打好友们的电话呢??就算隔段时间给个电话,话题始终离不开工作、生活起居,再次携手逛街泡吧什么的,说不到几句话又回到了原点,激情已不再是以前的那份激情,无可厚非,“冰桶”给了朋友聊天的新话题,增加了彼此的朋友圈关注度,点赞更是生活常事,“冰桶”让生活在不同地方的朋友、情人、家人都再一次把心聚在了一起,你我他早就变成一个“大我”。
-
“冰桶挑战”只是短暂的娱乐
新闻媒体曾多次采访过患者,令人惊讶的是,他们的答案几乎一致。外面的世界纷纷扬扬、人心沸腾,而坐在病床上的他们看着更是另一番风味。在病患者眼里,冰桶挑战只是接近他们的病症状态,每个挑战者玩完后都一笑置之,有的还借机炒作,又有谁真的关心他们,就算是又玩又捐,钱的来龙去脉又是模糊不清的,捐款经过一层一层的剥削,到最后又剩下多少呢?真正用在他们身上又占几分之几呢?甚至有人发起抵制该项活动,认为慈善捐款的方式多种多样,完全没有必要以浪费水的方式进行。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都没人真正仔细地陈述过,大家的焦点还是在于娱乐,对于很多有钱的明星面对这一种不捐不参加也不行的局面,冰桶挑战刚好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。
在我看来,作秀也好,炒作也罢,真性情也行,只要能让患者们看到希望,让世界一直保持有爱的状态,我觉得这就是活动存在的意义了。话虽如此,“冰桶挑战”却有一个地方真的违背了公益事业的设计初衷——受邀者面临着两难选择,要么湿身,要么捐款,除此之外,别无选择。而对于湿身,有些人无所畏惧,甚至觉得这就是可以炒作的油头,湿一湿又如何;但有的人因为自身原因参加不了,也只能被动捐款,譬如,周迅、吴镇宇、华少、林志玲、赵薇等明星,因身体或其他原因,纷纷拒绝“冰桶挑战”,所以只能勉强捐款。一切的公益活动,最重要的是让公益的发自内心,自发自愿,其他无谓的尽量避免。以推动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,关注特殊群落的人文之道,行私利之为,其本质绝非是持慈善之,而是对慈善的玷污。做慈善可以很高调,如陈光标“异类”慈善;也可以默默无闻,只要心有所向,行之便问心无愧。
这是我所理解的慈善,这是我对冰桶挑战的看法。